首先,中国的专利分为三种: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。这些专利在中国国内具有法律效力,但并不自动在其他国家生效。
如果希望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在海外也受到保护,必须通过以下几种方式:
1. **通过《专利合作条约》(PCT)申请**
申请人可以通过PCT体系向多个国家或地区提交专利申请。PCT申请可以作为进入国家阶段的基础,使申请人有机会在多个国家获得专利保护。PCT申请的优先权期限为12个月,从首次申请日起计算。
2. **直接向目标国家申请**
申请人也可以选择直接向目标国家的专利局提交申请。这种方式适用于特定国家的市场,但可能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时间。
3. **利用《巴黎公约》**
中国是《巴黎公约》的成员国,因此,申请人可以在首次在中国提交专利申请后的一年内,在其他《巴黎公约》成员国中提交相同内容的申请,并享有优先权。
需要注意的是,即使在中国获得了专利权,该专利仅在中国境内有效。如果有人在其他国家使用该发明,而没有获得当地的专利授权,那么在中国的专利并不能阻止其在海外的使用。
此外,专利的保护范围由各国的法律决定,不同国家对专利的审查标准、保护范围和侵权认定可能存在差异。因此,企业在进行国际化布局时,应根据目标市场的法律环境,制定相应的专利策略。
总结来说,中国申请的专利在国内受保护,但在国外不受自动保护。如需在海外获得保护,必须通过PCT、直接申请或其他国际条约途径进行。